家家都出大學生|甘肅軌道
曾幾何時,京杭大運河畔的千年古縣館陶因縣域內的古漕運碼頭和名臣魏征故里聞名遐邇。如今,又因為一個小村落在教育上的傳奇故事受人矚目?!?br />
這個村,就是王桃園。一個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因為崇尚教育,幾乎家家都培養(yǎng)出了大學生,成為當?shù)孛癖姼傁鄠黜灥囊欢渭言挕H缃竦耐跆覉@,被人們稱作現(xiàn)代“進士村”,也成為館陶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的“教育小鎮(zhèn)”?!?br />
乙未東風輕拂中,記者專程趕往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小村莊,感受她的動人魅力。是日,碧空如洗,春光明媚。從縣城驅車不到一小時,就抵達了位于館陶縣東北部、冀魯兩省交界處的王桃園。步入王桃園村,眼里看到的是整潔的街道、盛開的桃花、人們的笑臉,耳中聽到的是村里播放的輕音樂,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
“這個村一共125戶人家、500多口人,自從國家恢復高考以來,已經(jīng)先后走出了115名大學生。”站在村委會專門興建的“學子之家”大學生光榮榜前,王桃園中心校校長張瑞晨向記者介紹?!?br />
“剛恢復高考時,溫廣成、溫金英、王興林、王書霞、王付林等成為村里走出的第一批大學生,通過受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命運。他們的奮斗故事,成了村民鼓勵孩子刻苦學習的動力。這個村也從此逐漸形成了尊師重教的濃厚風氣。”開始工作時就在王桃園小學教書的退休老教師王長祥見證了王桃園教育的發(fā)展。
在王桃園,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慣例:每逢有學生考上大學,都是村里的大喜事。每逢哪家出了大學生,村委會都會到家里祝賀,并在這家門口掛上光榮牌。在王春鳳大嫂家的光榮牌上,記者看到她的孩子寫的一句話:“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這些幾乎每家門前都有的光榮牌,成了村里的一道亮麗風景。“置家不如教子。教育孩子就跟種地一樣,‘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可不能光看眼前,耽誤孩子的前程。”在整潔漂亮的王桃園小學校園里,61歲的村民王孟福的一番話讓記者肅然起敬?!?br />
據(jù)館陶縣教育局局長張國平介紹,從2013年開始,王桃園村陸續(xù)建起書畫文化長廊、麥場文化游樂園、鄉(xiāng)間昆蟲博物館、土房子故事坊、老軍人故居、農耕文化體驗場,再加上從村里走出的大學生王芾笠回鄉(xiāng)開設的書畫工作室,處處成為村里孩子的樂園、鄉(xiāng)鄰們稱道的好去處?!?br />
“農村城鎮(zhèn)化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鄉(xiāng)村風情,城市品質’的生活。打造沉靜安寧、書香濃郁的‘教育小鎮(zhèn)’,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個很好的模式。”館陶縣縣委書記謝繼炯說。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網(wǎng)址:http://www.gsbfjx.com/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聯(lián)系電話:400-689-0931,15294148571,QQ:2550129314
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qū)地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文化宮華林路890號
延伸閱讀: